玻璃鋼觀音菩薩雕塑,玻璃鋼彩繪觀音雕塑
名稱:玻璃鋼觀音菩薩雕塑,玻璃鋼彩繪觀音雕塑
材質:玻璃鋼
安裝位置:適合安裝在寺廟
農歷2月19日、6月19日、9月19日,都是觀音誕日。這三個日子分別是:觀世音菩薩出生、成道及出家的日子。是全世界佛教信徒朝拜觀音盛贊觀音大士之圣法的三個隆重的佛節(jié)。“千處祈求千處應,苦海常作渡人舟”是傳統(tǒng)中國人對觀世音菩薩的普遍印象;每個時代的苦難眾生,都會期待這樣一位大慈大悲的菩薩現(xiàn)身、解救人們于煩惱的苦海。如果有人,一心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,有感必應,所求如愿,一切隨順。
觀音的最初譯名是“觀世音”,是梵文阿縛盧枳低濕伐邏的意譯,是遇到苦難“即時觀其音聲,皆得解脫”的意思。唐代因為要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,故去掉“世”字,略稱為觀音。觀音是大乘佛教中十分崇奉的一尊菩薩,我國幾乎所有的佛教寺院都供有觀音像。如天臺宗、密宗分別傳有“六觀音”,禪宗亦塑有各種觀音像。凈土宗更是把觀音作為“西方三圣”之一來供奉。從隋唐以來,民間更是形成了廣泛的觀音信仰,并逐漸形成了以敬奉觀音為主的三個宗教節(jié)日,二月十九日為觀音誕生日(這天是她為人的生日,她成了三公主),六月十九為觀音成道日(是跳火坑的日子。她的父親不讓她學佛,命人活活的燒死了她。其實是菩薩的忌日,也是她最苦最傷心的一天),九月十九為觀音出家日(這天她修成了菩薩,坐上了蓮臺。是一個喜慶的日子。),民間有的將這三日并稱為觀音菩薩圣誕。
觀音菩薩圣誕的起源和依據,現(xiàn)在均無法考定。每逢這三個節(jié)日,寺院均要舉行慶祝儀式,其一般祝儀是:唱香贊,誦菩薩名、唱觀音大士贊、觀音菩薩偈、念觀音圣號,拜愿,三皈依畢。廣大佛教徒慶祝觀音圣誕的香會稱作觀音會。普陀山是觀音會的中心,為觀音道場,因而香會更是盛大、壯觀。